國立台灣文學館為保留發揚寶貴的文化資產,啟動台灣民間文學有聲書出版計畫,出版了「台灣唸歌」、「台灣民歌」、「台灣傳統戲劇」等三項共五冊有聲套書,並力邀國寶級歌仔先錄音,再現精彩珍貴的傳統藝術。
全套定價1500
買冊金額若無夠$1000,外加郵資$50,若beh採取『貨到付款』(郵局代收)ài外加$30郵局手續費。
beh買冊請連絡:
台語傳播企業有限公司
劃撥口座:50176135
TEL:07-334-8080 (高雄聯絡處,拜一到拜五10:00-17:00)
E-mail:tgtpbooks@gmail.com
「台灣民間文學有聲書」總論陳明仁*全文刊於《台語教育報》第40期(2014.12)
此案乃由文化部委任國立台灣文學館招標,遠景出版社得標,邀請筆者擔任總監,案子內容分成五類。本案短期目標先做語音文字符號標準化、精確化,使資料容易被解讀,進而達到供研究、教學、推廣等功能。
為了能保持語言腔調差及在地特色語彙,本案選用羅馬拼音,以文獻最豐富並較多人熟識「白話字」,即所謂「教會羅馬字」為主軸,輔以較無爭議性的漢字,故有全羅馬字版及漢羅版,並全部都有聲音檔案。
本案共分五大項目,一一介紹文本及工作專家:
「歌仔冊」:丁鳳珍教授與邱文錫老師負責
丁教授是台中教育大學台文系老師,其博士論文即是歌仔冊、七字仔研究,邱文錫是台語文通才,不但出版台文書、組讀書會,並製作許多台語資料電腦檔案,對歌仔冊、七字仔唸歌、民間戲曲、南音、九甲戲等均有收藏並研究,曾整理楊秀卿電台節目錄音帶為電子檔案,數量頗多。
「唸歌」:吳國禎,東華台文所博士班肄業。
當年在台藝電視台主持寶島新樂園,訪問了所有台語重要的詞曲創作者,歌手等相關人物現在仍不斷在各電台聯播他的台語歌介紹節目。國禎對唸歌愛好成痴,所有聲音資料版權能買下就買,版權要找誰談都知道,提供了最堅強的歌仔先陣容及最佳代表作。
「民謠」:台灣因南島文化,原住民族歌謠得天獨厚,可惜漢化之後有式微之慮,戰後初期有音樂家許石採譜,定譜作此整理,並請文人許丙丁填詞定調,後有許常惠、簡上仁等音樂家去蒐訪,但皆非公家大資源,也僅能盡量採集。本案以恆春民謠優先,聘請留德音樂家兼台語文運動者,台南神學院吳仁瑟老師及畢業於淡江的台語作家、歌手王昭華主理。到屏東辛苦採集,工作很不容易,取得授權也很費事。
「傳統戲劇」:目前只能在歌仔戲及布袋戲擇一,因經費問題,不但要有劇本還要錄製影片畫面。歌仔戲成本太高,而且目前有台語劇本原著的不多,只好單純考慮布袋戲。幸有王藝明劇團,近幾年與台語文學家合作,終於前後有了四部台灣歷史的布袋戲演出,也有台語劇本,(本案用了「決戰焦吧哖」),才能滿足本案要求。在布袋戲文字上,我們聘請成大台文博士施俊州教授主導。
「褒歌」:農民耕地,種植食物延續生命,常是集體工作,作穡中會唱歌相褒,我們稱為褒歌。本案因時間與經費關係,我們聘請了長期蹲點的專業採集大師林金城兄,林兄1980年代中後期隨洪惟仁台語文化研究班後,就專心於褒歌研究,因需經費,所以偏在北部縣市,已完成數本文字、聲音檔出版,內容包括註解、說明都清楚正確。
在本案,我們主張全羅及漢羅,前者是為保留聲音讀法特色,搶救語彙,漢羅是台文界目前最大共識,我們也在努力將無爭議的漢字推薦給使用者,甚至現在的台語書寫文法上被華語化太深,這是正常現象,但做些足以分辨的工作並非完全沒有意義。
在歷史的暗夜,台語文學如霧絲纏繞,歌聲如泣如訴,只要有心人,仍可穿過時空,體會族群族語之美,這是全案「台灣民間文學」可貴之處。感謝文化部國立台灣文學館及遠景出版社的寬容配合,讓我們工作團隊有自由的學術空間。工作期間因本人臥病而有所耽誤,實感抱歉,但台文團隊也在其中得到反省與力量,願這樣的計畫能持續下去!台灣安康!
文字出處
http://www.jen-pin.com.tw/doc/2014121218313069